乡下的年味儿

还记得一月份上班大家坐在一起抱怨“这个月怎么过的这么慢啊,感觉月底早就到了,怎么就一直过不去呢?!”没想到踏进2月,16号已经是话下的事,今天已经是北方的小年夜。上学的日子这一晚应该是和舍友去外面的小饭馆点一桌菜,买些啤酒。工作后晚上下班都会挤着公交回家吃饺子看地方台的晚会。这一年新的工作再加上“五道五治”相比以往,回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没有舍友,没有饺子也没有晚会,一个人去超市被拥挤的人潮吓得走到门口又退出来,无奈之下只好回食堂喝米汤,然后坐在这里码这些东西。

可能在传统的大家庭里长大,阳历新年对我来说不过是七夕、圣诞这样的普通节日,只有除夕,大年初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年。 喜欢春节、端午、八月十五这样大的节日,喜欢这些节日里的仪式或者说食物、礼节。总感觉这些节日表征着什么似的。

翻到去年春节前夕在网易云上自己参加过的一个话题“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那个周末开始帮着家里准备迎接新年,第一项就是大扫除。把屋里所有的东西上面都“盖上被子”拿着爸爸做好的“扫帚”打扫屋顶和四壁,那些一年都没碰过的犄角旮旯都一点一点清扫干净,那些为了一眼看着干净实则都塞在背后的东西都被揪出来进行分门别类的处理,该扔的就扔,还要用的就放到特定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在爸爸身上遗留着上个世纪60年代的朴素,什么都不让扔,什么都舍不得扔,有些东西明明都好多年不被记得,不被使用,硬是要留着不让用,总想的有一天会用到。有时候会因为这个跟他吵架,大多时候还是会像爸爸妥协,觉得他好可爱,怎么什么都是宝贝。

第二项就是洗洗洗。床单被套窗帘,锅碗瓢盆,瓶瓶罐罐都要给他们洗刷刷。

第三项就是“zuo cheng”(方言)也就是油锅炸一些“年货”,像是散子、肉丸子、油饼、麻花、mian yi er 、you ge ma(方言)。

这些都准备完基本就要除夕了。这一天更是热闹的很,打扫一下院子里的垃圾,大门上的旧对联,听着屋里剁饺子馅儿的声音,吃完午饭就开始打浆糊准备贴对联。特别喜欢跟着爸爸跑前跑后贴对联,一会儿左一点儿,一会儿右一点儿。然后拖拖地,收拾一下这里整理一下那里,打开电视看中央三套节目静待夜晚的降临。和爸爸妈妈六点就开始擀饺子皮儿包饺子吃饺子。忙忙碌碌,好像不到晚上8点就一直有哪里没有准备好似的,但是只要8点一到手里忙着的活儿就都能停下来,一家人围在桌子前嗑瓜子儿等着电视机里那句“观众朋友们,这里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就这样的四个小时来完成对新年和旧年的尊重,用零点的鞭炮、烟花、烧香表达对新年和旧年的祝福。

大年初一枕边放好的压岁钱是最爱的。早上的挂面肉丸汤有着“金丝挂元宝”的美称,寓意着新的一年财源滚滚。不管这一天集攒了多少的垃圾都不能扫到门外去代表着留财。去亲戚朋友家串门儿,和小伙伴们扎堆儿讨论着一年的收获以及新年的愿望和期许。初二舅舅家,初三回娘家,初五不出门…好多好多的习俗和传说在这个节日里开始了。

一直到初六,春节对于上班族就告别了,又是新的一年生活。时间可能真的太短,短到好多朋友没有见到,好多饭妈妈还没来得及做。短短的一周却是满满的爱意和陪伴。

2017真的真的就要结束了,年初的计划实施的还算不错。后半年的身体却极速下降,难道真的是别人口中“25岁的女人就开始衰老吗?”不停的感冒发烧,上火溃疡,不停的输液吃药。没能遇到那个人,在一次次的病痛下感觉到自己大不如从家,开始承认“老了”。开始想要结婚,想要赚好多好多的钱,不想再做别人口中的老好人,不想见人只想回家了。

2018希望继续坚持跑步,读书,写文字,学习。2018期待赚更多的钱,做更好的自己,遇见你。

 

小年快乐!

“乡下的年味儿”的2个回复

发表评论